为何中国极端民族主义一再上演
近几年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显著上升,尤其是对西方国家和日本的仇视情绪在某些媒体、社交平台和公众讨论中愈演愈烈。这种仇视背后的根本动因不仅仅是单纯的历史遗留问题或文化冲突,还包括地缘政治竞争、国际关系中的不对等局势、以及共产党政府对政治形势的需要。
民族主义情绪的煽动可以作为转移国内矛盾的工具。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社会不平等问题加剧、以及环境问题和就业压力等挑战不断浮现,政府可能会通过引导公众情绪,将矛头指向外部敌人,以缓解国内的紧张局势。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往往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媒体和一些政治宣传中的“假想敌”,被描绘为中国崛起的主要阻碍者。此外,日本由于二战期间侵略中国的历史,依然是中国民族主义情绪的一个主要发泄点。
国内宣传强调中国的崛起与外部势力的“打压”密不可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政府的合法性。在这种话语中,西方和日本被塑造为中国发展的外部压力,这种叙述可以增强公众对国家和共产党政府的认同感,推动对其持续不断的支持,从而维持内部稳定。与此相对应,国际舞台上的强硬态度和民族主义倾向往往能够提升领导者在国内的支持率。而这一类民粹分子往往被标榜为所谓“战狼”。最具战狼代表的是前驻法大使卢沙野。
前几日发生在深圳的一起案件中,一名男子杀害了一名在华的外籍儿童,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国内仇外情绪的担忧。据报道,这名男子在实施犯罪之前,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些仇恨言论,尤其针对外国人。这一案件让人不得不反思:国内不断升温的民族主义情绪,正在影响普通民众的心理和行为,并把这一犯罪行为合理化。在一些社交平台上,有关“外来威胁”的讨论时常充斥着夸张的言辞,部分人将外籍人士视为社会问题的根源,甚至认为他们威胁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这样的情绪并非孤立存在,而是被某些媒体和社交舆论所放大,从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群体性仇外心理。这起恶性事件的发生,或许正是这种仇恨情绪累积的结果。
中国共产党对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日本的仇视情绪,源于历史和现实的复杂交织。二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八国联军侵华、鸦片战争等历史事件,在中国公众记忆中挥之不去。中国在这些历史创伤中的受害者形象,至今仍然通过仇恨教育体系、抗日电影、文学和官方及自媒体不断被强化推波助澜。这种集体记忆不仅加剧了对外界,特别是日本的仇视情绪,还为当下的民族主义情绪提供了“合理性”。然而,中国共产党在试图通过塑造外部“敌人”来加强内部凝聚力,并通过控制舆论和传播民族主义言论来维持政权的合法性。
苏州校车案和深圳案件的发生对国际社会敲响了警钟。全世界有良知正义的国家与社会都必须正视共产党培养出的一大批有民族主义并且情绪过度膨胀的人群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撤资撤侨,收紧签证,减少与共产党人员往来,避免再次发生人员遇袭伤亡惨剧。
其次,各个国家政府在维持自己本国主权和捍卫民族利益的同时,也应注重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沟通,严厉谴责中国共产党放任此类犯罪并拒绝道歉的行为,公开吉林四名美国教室遇刺案,苏州日本校车袭击案和深圳刺杀幼童案的审理过程及结果,全程公开公平透明并派相关国代表参与庭审。最后,中国民众也需要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避免被极端言论所左右。网络社交媒体的开放性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快速与广泛,但同时也增加了极端言论和假消息的流传风险。中国民众应当意识到,外部国家并非敌人,仇恨情绪的煽动只会破坏社会的和谐与安全。
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和理性的思考,才能避免民族主义成为暴力与仇恨的温床,推动社会走向真正的和谐与进步,在当下共产党统治的中国,谈何容易,唯有推翻共产党,结束一党专政还真相与民才能从根源上杜绝此类案件发生。
中国民主党党员 宣志强
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