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CDP-Canada

赖昌丰: 疫情后的觉醒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各国都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在中国,这场公共卫生危机的应对暴露了很多问题,促使许多民众重新审视中国共产党的统治模式。疫情不仅带来了健康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也揭示了政府在信息透明、公共政策执行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诸多弊端。经历了这场危机,很多中国人开始质疑现行体制的有效性,并看透了其中的问题。

一、信息透明度的缺失
疫情初期,中国政府采取了严格的言论控制措施,尤其是对疫情相关信息的封锁和操控。武汉的“吹哨人”李文亮医生的遭遇引发了全国乃至全球的关注与愤怒。李医生在疫情初期通过私人渠道警告同事,但却被当局指控“散布谣言”。此事件让民众第一次清晰地看到,在危机中,政府对信息的严格控制不仅延误了防控时机,还牺牲了社会的知情权和透明度。

这一系列的封锁措施使得疫情的真实情况被隐瞒,公众被误导,错失了在疫情早期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的机会。许多中国人因此深刻意识到,政府的信息管控模式存在严重弊端,阻碍了社会的正常运作和民众的知情权。

二、防疫政策的极端化
中国政府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采取了严格的封控政策,例如“动态清零”的防疫策略。这一策略在短期内似乎有效遏制了疫情的扩散,但在长时间的实施过程中,政策的极端化和基层执行的粗暴引发了民众的不满。从严格的封锁、强制隔离到个别社区的过度执法,许多人感受到了个人权利的压缩。

与此同时,极端的防疫措施导致了诸多社会问题。例如,一些民众因封锁无法获得医疗救助,甚至有孕妇因无法及时就医而失去孩子的悲剧。此外,大规模封城导致了经济停滞,许多小商户和工人陷入困境。疫情不仅暴露了基层治理的混乱和执行中的僵化,还让很多人开始怀疑政府以牺牲个人自由为代价的管控措施是否合理。

三、经济与社会的不平等加剧
疫情的爆发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资源的分配不均愈发明显,普通民众与权贵阶层之间的差距变得更加突出。在部分封锁期间,普通百姓为生活物资和医疗资源苦苦挣扎,而富人和有特权者则享有更好的医疗条件和生活保障。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得更多人开始质疑中国共产党是否真正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与此同时,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使许多中小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许多人失去了经济来源和基本生活保障。政府的救助政策大多流于表面,未能有效缓解底层民众的困境,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新冠疫情不仅是一次公共卫生危机,更是一场政治危机。许多中国人在经历了政府的应对和反应后,开始质疑党的领导能力和治理模式。一些民众认为,中国共产党在疫情中的表现揭示了其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和对民众生活的忽视。

尽管政府通过宣传机器不断强调自身的抗疫成功,但这些宣传并未完全平息民众的疑虑和不满。社交媒体上的舆论风向虽然受到严格审查,但仍然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质疑政府对危机的处理方式以及长期以来对权力的过度集中。疫情引发的信任危机,使得更多中国人开始看透共产党长期以来以维稳为核心的治理逻辑。

新冠疫情的冲击使得许多中国人开始反思他们所处的社会体制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统治模式。在信息封锁、防疫极端化、社会不平等加剧和经济困境的多重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民众看透了体制中的问题,并开始质疑政府的合法性。尽管未来的政治格局仍不确定,但这场疫情无疑已经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推动了更多人对中国共产党的思考与觉醒。

中国民主党党员 赖昌丰
2022年1月19日

纪念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集会、游行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日期:2021•10•12
时间:12:00-13:30
地点:多伦多旧市政厅门口

每年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在1948年的这一天,联合国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至此全世界有了普世价值的人权基本标准,而宣言所涉及的三十条条款,在我们出生地的母国,那里的人民基本人权被剥夺,所以我们每年都参与这个活动,向为争取自由,民主,普世价值人权而战斗的人们致敬,多个团体在旧市政厅门口集会,并游行示威呼吁政府及体育界外交抵制冬奥,”中国民主党加拿大委员会”是此次活功的主办方,在余厚强主席带领下活动圆满完成,党员柴怡同在集会上发表演讲,抗议中共暴政。当地媒体采访党员柴怡同,同时星岛日报,看中国,大纪元,加拿大广播公司(CBC)都对活动进行报道,党员谢人巧、李蓉、陈丰在活动中担任义工。

今天参加活动的党员有:赖昌丰、谢人巧、李蓉、陈丰、张庆梅、于赫男、柴怡同、张秀华、陈铭东。

陈铭东 编辑